日前,江西省峽江縣水邊鎮義橋村農民抓住持續暴雨過后的晴好天氣搶收早稻。陳福平攝(中經視覺)
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布的全國夏糧生產數據顯示,盡管2020年夏糧播種面積略減,但單產有所提高,全國夏糧生產再獲豐收,總產量達到14281萬噸(2856億斤),創歷史新高,比2019年增加120.8萬噸(24.2億斤),增長0.9%。其中,小麥產量13168萬噸(2634億斤),比2019年增加75.6萬噸(15.1億斤),增長0.6%。
從夏糧種植面積看,2020年全國夏糧播種面積26172千公頃(39259萬畝),比2019年減少181.6千公頃(272.4萬畝),下降0.7%。其中,小麥播種面積22711千公頃(34066萬畝),比2019年減少273.5千公頃(410.2萬畝),下降1.2%。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說,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入,秋冬播種植結構調整優化。受市場需求和種植效益等因素影響,一些夏糧主產區主動擴種蔬菜、油菜等經濟作物,適當調減小麥播種面積。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提高耕地質量,推進藏糧于地戰略的實施,近年來我國在華北平原一些地區將季節性休耕制度與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相結合,實行“一季休耕、一季種植”的種植模式,相關地區主動調減小麥播種面積。
盡管播種面積減少,但夏糧單產得到了提升。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夏糧單位面積產量5456.5公斤/公頃(363.8公斤/畝),比2019年增加83.4公斤/公頃(5.6公斤/畝),增長1.6%。其中,小麥單位面積產量5798.0公斤/公頃(386.5公斤/畝),比2019年增加101.9公斤/公頃(6.8公斤/畝),增長1.8%。
李鎖強說,夏糧單產提高,一方面是氣候條件總體有利,小麥整體長勢良好。冬小麥播種期間,主產區大部地區底墑充足,小麥基本能夠一播全苗,出苗質量較高;越冬期間,麥區溫度偏高,墑情適宜,實現壯苗安全越冬,分蘗充足;返青拔節和孕穗抽穗期,各地光溫水條件總體適宜,一、二類苗占比普遍高于上年同期;灌漿成熟期,以晴好天氣為主,晝夜溫差大,利于小麥干物質積累和品質提高,特別是收獲時沒有出現高溫干熟和持續陰雨,確保了夏糧順利歸倉。
另一方面,田間管理加強,后期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比如,針對暖冬氣候會導致小麥后期條銹病和赤霉病易發多發特點,各地及早制定防控預案,開展監測預警,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小麥后期“一噴三防”專業化服務,有效防控病蟲害,沒有對小麥產量和品質造成大的危害。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對小麥返青期間田間管理、農資供應等產生一定影響,但后期各地加強農資調運和小麥田間管理,總體看疫情對小麥生產未產生大的影響。
夏糧生產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仗,產量占全年糧食產量的兩成以上,奪取夏糧生產首戰告捷,對穩定全年糧食生產,確保小康之年糧食和農業豐收至關重要。“2020年夏糧生產再獲豐收,奠定了穩定全年糧食生產的基礎,為繼續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增強了信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夯實了基礎。”李鎖強表示。(記者林火燦)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